革命过程
1913年初,国会选举结果,国民党在参、众两院取得多数席位。根据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规定,国民党将以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,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。因而宋成为袁世凯专权的最大政敌。是年3月20日晚,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,伤重致死。后来,大量证据证明此案的主使人是袁世凯。宋案真相大白,袁氏遂遭到全国舆论谴责。孙中山首先觉悟,力主武力讨袁。他于3月26日返回上海,当晚便在黄兴寓所召开紧急会议,商讨对策。孙中山在会上坚决主张武力解决,先发制人,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,并反复说服黄兴等人放弃“法律解决”的错误主张。
6月26日,宋教仁公葬于上海,送葬者达万人之多。各地报刊抨击袁世凯为“全国人民之公敌”。此事大大增强了孙中山等人的信心,于是毅然重新举起民主革命旗帜,发动武力讨袁。而袁世凯则加紧反革命部署,积极准备内战。帝国主义为了扶植袁世凯,五国银行团同袁世凯政府签订《善后借款合同》,借款2500万英镑,作为袁世凯发动内战的经费。4月7日,袁世凯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,电会山东北洋军进行军事动员,开始部署对南方的用兵。5月1日,任命陆军总长段祺瑞兼代国务总理。
5月中旬,北洋军大举南下。5月21日,袁世凯对国民党人发出最后通牒。6月9日,袁世凯罢免李烈钧江西都督职;14日,罢免胡汉民广东都督职;30日,罢免柏文蔚安徽都督职,悍然剥夺国民党所掌握的几省军政大权。国民党在强兵压境的情况下,只好起而仓卒应战。但是,由于袁军实力超过国民党,独立各省之间在军事上又缺乏统一指挥,不及两月,各地讨袁军相继失败,长江各省被袁控制。7月25日湖口失陷,8月18日南昌陷落,黄兴因军事失利于7月28日出走。9月1日,张勋辫子军攻占南京。其他各省更是孤军难支,相继取消独立。至此,“二次革命”失败。
后续影响
孙中山、黄兴、李烈钧等先后逃亡日本。1913年10月6日,国会选出袁世凯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。11月4日,袁世凯以“叛乱”罪名下令解散国民党,并驱逐国会内国民党籍议员。国会由于人数不足而无法运作,不久即被解散。袁世凯从此成为寡头总统,并于数年后称帝。袁世凯通过残酷的暴力镇压,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完全确定,但是也为以后的反袁世凯的斗争埋下了种子。
战争相关资料
中国抗日战争
- 255太平轮事件始末 中国的泰坦尼克号
- 153北洋水师高薪曝光 邓世昌竟然月入四十万
- 127现代的标点符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? 中国使用过外国标点吗?
- 298张作霖智救张学良 张作霖救子的故事
- 360北洋三杰谁最厉害 北洋三杰指的是哪三个人
- 233黄金千两不画虎是说谁? 张大千为什么黄金千两不画虎?
- 169伪满洲国有多少满清遗产 溥仪带了多少宝贝逃亡长春
- 169两只老虎竟然是革命歌曲? 两只老虎不只是童谣
- 12苏州檀香扇哪家最著名 檀香扇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
- 59花园口决堤的功过 花园口决堤死了多少人
- 26什么是孔令伟白马事件 白马事件最后是怎么解决的
- 20行宪国民大会是什么? 行宪国大有多荒唐